“這不是你嗎?我在網上看到了你在峨眉山救人的視頻。”8月25日,一段記錄8月18日中午在峨眉山頂緊急救援的視頻在網上傳播,四川省人民醫院胸外科護士涂鳳萍的親戚刷到視頻后,急忙聯系她,大家這才知曉,這位平日裡低調的護士,曾在景區與一群陌生人上演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死救援,一名心臟驟停的游客成功獲救。
“我剛爬到山頂,就看到有人倒在地上,一位女士正跪在地上做心肺復蘇。”涂鳳萍回憶,當時她看到這一幕后,立刻上雷火竞技前查看,發現患者大動脈沒了搏動、心跳停了,隻剩微弱的呼吸。作為醫護人員,職業本能讓她瞬間投入急救:跪在地上為患者開放氣道,並做胸外心臟按壓。
讓涂鳳萍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越來越多的“同行”主動加入——一位中醫默默拿出針灸針具,精准扎向患者的急救穴位﹔有人從背包裡翻出急救用品﹔景區醫務室的工作人員扛著藥箱跑過來,迅速建立靜脈通道給藥,“大家都沒說話,卻像提前約好一樣配合。”
救援比想象中更漫長。涂鳳萍說,患者手腳冰涼,嘴唇發紫,她感覺比平時急救按壓得更久,但患者依舊沒有反應。中途,她也曾暗自焦慮,怕錯過最佳救援時間。好在經過一番努力,患者終於有了反應,逐漸能清晰說話、血壓恢復正常,她這才放心地把患者交給景區工作人員送醫。
“那一刻,我懸著的心才猛地落地,甚至忘了自己還帶著孩子。”涂鳳萍說,等她緩過神來想找兒子時,才發現景區工作人員正在幫她照看孩子,“你在救別人,別人也在幫你,這種相互的溫暖,比啥都讓人安心。”而她的兒子站在不遠處,一直看著媽媽和一群陌生人全力救人,事后悄悄跟她說:“媽媽,我當時一直在旁邊祈禱,希望叔叔能好起來。”
“搶救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所有人擰成一股繩的結果。”涂鳳萍說,救援過程中,沒人問過彼此的名字,大家都盯著同一個目標——讓患者活過來。
事后有人問涂鳳萍,會不會擔心“救不活被追責”,她笑著搖頭:“看到一條生命在眼前即將消逝,哪顧得上想這些!我是醫護人員,救死扶傷是刻在骨子裡的使命。要是當時沒伸出援手,我一輩子都不會安心。”(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